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餐饮服务流失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餐饮服务流失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厦门近两年人员确实流失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房价太高,年轻人的收入普遍一般,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太弱,很多***衡再三后,还是去往广州,重庆,成都,武汉等性价比较高城市发展。
厦门的城中村***太多,低收入群体越来越难以租到一间自己心仪的房子(主要租金太高)。建议厦门学习深圳,不要一味将城中村***,而是进行保护性改造。这样一来可以让低收入群体租房成本更低,也能为厦门保留下很多城市记忆,这种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城市再漂亮,也要有人气,更要有生活气息。厦门很美,很多人喜欢去旅游,厦门也很贵,很多年轻人无奈选择离开。希望厦门能控制好房价,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到来,这样的厦门,一定会更美!
厦门是沿海城市,又是旅游城市,还是是宜居的城市,更是房价前十的城市。
厦门受到产业上的制约,房价的制约,人民收入的制约等等,使得人口在流失。
其中厦门比较多的人工资待遇不高,大多是3-6千之间,要想在厦门安居乐业比较难。
作为一个来厦二十多年的老移民,谈谈我的看法。
我从大学开始就在厦门读书,目睹了这二十多年来厦门的巨大变化。
对于现在的厦门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是整个福建省最最宜居的城市,没有之一。原先的商业配套设施主要在岛内,曾有段时间有人批评主管单位只有“小岛意识”,随着人口增长,居住地开始向岛外延伸,商业配套也都发展起来。
四桥一隧的开通,将岛内岛外紧密相连,可以说整个厦门区域内基本上可以做到半小时抵达,严重拥堵的高峰期除外,而且几个重点的交通问题也正在陆续解决,比如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开通后,三号线四号线也在施工中,比如海沧连接湖里的海底隧道也将投入使用。
再来看作为宜居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建设成果,第一代网红地点是鼓浪屿,之后又打造出了曾厝垵这样的文青打卡地,再后来又有了沙坡尾这种颇有点小资情调的地方,周末去看看就知道了,满满的年轻人,去年山海健康步道正式投入使用,一条全长23公里的人造步道,环依山势,东西走向横穿厦门岛,把各个公园景点如珍珠办串在一起,供市民们在如画般的美景里徒步健身!更不用说一早就闻名全国的环岛路南普陀寺,还有最罗曼蒂克的校园厦门大学!
所以要说人口流失应该不准确的,厦门还是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有这样的宜居城市环境,对省内其他地市的人们会持续保持着巨大的吸引力。前几天看一篇文章,说了个笑话,漳州的丈母娘问未来的女婿,在厦门有没有房?而小两口都不在厦门工作,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拦丈母娘对厦门的向往。
那么是什么让大家感觉厦门的人口在流失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这几年厦门的城市改造力度加大,城中村面积减少,房租成本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务工人员因而生活成本增加。
我有个朋友开面馆的,亲身体会的这两年生意越来越差了,面馆的客群正是那些收入水平较低的务工人员,在这一方面,主管单位确实应该检讨,厦门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
2017年厦门常住人口401万,18年411万,19年429万 ,人口是在增长而不是减少。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在减少是因为岛内城中村的人口确实在减少,而这部分人口大多是务工人员,大部分随着工厂或工地移到岛外去,一部分确实走了。但相对高端一点的人却留在岛内,证据是这两三年来岛内思明湖里的小学生暴增。强调一下是暴增!暴增!暴增!如果你家有小孩在读一二年级你就会明白,现在岛内的小学已经严重超负荷了。一个城市小学生的增量被很多经济学家用来衡量经济前途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厦门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尽管房价很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餐饮服务流失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餐饮服务流失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2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