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飞机餐饮服务特情处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飞机餐饮服务特情处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飞机无线电通话中断叫做失联。指的是飞机和塔台之间正常的联系,突然失去了连接方式,这种情况就叫做失联,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
因为飞机在飞行时必须依靠塔台的指挥才可以正常的出港入港,一旦失联后就属于是漫无目的的飞行,非常容易发生危险。
无线电频率,却是确保航空安全的实实在在的“生命线”。管制员和飞行员需要通过无线电通话来完成飞行任务,一旦无线电通信中断,天上的航班就如同“失聪”了一般,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飞机无线电通话中断被称为失去通信联络
飞机机长在地面准备阶段就开始,直至飞机落地靠桥或者到达停机位关闭发动机前,需要与地面空中交通管制员不间断的进行无线电通话。
当由于飞机设备或者地面设备故障时,会出现单向或者双向失去通信联络。这时机长和管制员要密切配合,按照特情处置手册要求共同处置所发生的通信失效。
因为飞高原航班的飞机都是特制的,改装过的。
在人员方面,高原机场净空条件和气象条件都比较恶劣,与一般的机场相比,发生突发***的几率比较大,对于机组人员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突发***中的处置能力和决断能力要求方面,高原航班对机组人员的要求更高一些。同时,在高原起降飞机,起飞时地速大空速小,着陆时受空气密度小,接地的地速较大,起飞着陆距离都比普通机场要长一些。高原机场海拔高,由于高空风通常很大,使得高原机场经常出现大风,风速、风向变化也很大,极易形成乱流、颠簸和风切变。也由于高原机场飞机起降、复飞操纵难度大,我国多数高高原机场需要编制专门的单发复飞程序。这也给机组成员带来更大的心理和技术考验。
发动机要求,和当年中国进口美国黑鹰需要配备性能更好的发动机是一个道理,高原航班由于机场海拔较高的原因,机场场面空气密度小,这使得在高原机场运行的航空器的发动机启动容易出现超温、超转现象,起飞着陆性能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高原空气稀薄, 空气密度小, 会导致发动机推力不足,因此执行高原飞行的航班,发动机要求特殊,对发动机性能监控也比普通机场有明显加强。
机体结构方面,执飞高原航线的飞机抗结冰性能要求更高一些,只不过当今世界的主力大飞机,无论是波音还是空客都分别参与了当今世界最严苛的适航标准的制定,其抗结冰性能还是很高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改装。但是结合高原气候的问题,飞机内部供氧系统、通信系统是有特殊要求的。
综上所述,执飞高原航线的飞机比执飞普通航线的飞机,在一些性能上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高原航班都需要专门的、改装过的飞机执飞。
一般民航是要求客机氧气面罩提供15分钟氧气供应,方便事故航班下降到3000米以下高度,而需要飞高空机场则不一定有足够时间和空间下降到足够高度下,所以其供氧系统会有差别。以海航自己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如下:
“A319高高原型气体式旅客氧气面罩放下系统与传统的化学发生器式旅客氧气面罩放下系统控制上有明显的区别。化学发生器式旅客氧气面罩是通过电控将氧气储藏盒的门打开将其面罩放下;而气体式旅客氧气面罩放下是通过电控旅客氧气调压阀,给氧气分配系统供氧,通过氧气压力气动将氧气储藏盒上的门打开,将其氧气面罩放下。通过AMM35-22-00PB001概述可知,当氧气分配管路中气体压力大于20.02 +1.02 psi or -1.02 psi时,氧气面罩储藏盒门就能打开。”
而从机型角度而言,一般飞行高原机场因为空气稀薄所以飞机多***用动力更为强劲的型号,比如之前国航的757,后来使用A330-200\737-700\A319。(之前西南航以及国航用动力欠缺的A340-300是为了多发动机稳定性更好么?这一点还真没想明白)但是都需要改装高高原型氧气系统。
(国航332在拉萨贡嘎机场起飞,注意其后的山)
另外高原机场因为空气稀薄,反推减速效果受限,更要靠刹车盘,所以刹车系统和轮胎磨损也更大。
然后是地形,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多在山区,气流复杂、气象条件恶劣,而且因为动力限制,所以即便是高差不是很大的山,也比较难以规避(有兴趣大家可以用模拟飞行飞一下高原机场,即便不使用增强地景插件,看着比较平缓的地形也是)
(九寨黄龙机场航拍图,其两侧延伸线都是高差过百米的山谷)
这张是本人自己拍的,那些高塔就是机场航标灯。可以说有一种让客机降落在航母上的感觉。虽然机场比航母大很多,但是这些客机体积也比战斗机大很多。
首先,高原航线和高高原航线,不是每一个航空公司都能执行的。都需要一定的资质才能运营这类航线。
为什么会对高原航线和高高原航线有特殊资质要求呢?因为这类航线所飞的机场海拔高,天气情况变化多端,不稳定,且有的机场地形复杂,飞行程序也有特殊要求,在此类机场飞行,飞行要求高,难度大。另外,飞行的航线的最低安全高度会高于3000米,如果出现座舱失压的情况,飞机不能很快下到海拔3000左右的可供人安全呼吸的高度上,而是要根据特殊的紧急下降程序,在非增压的情况下在3000米以上的高度上比较长的时间,在航线的不同阶段,不同位置,航空公司要设置许多特殊的程序去应对突发的不正常***。
针对以上的情况,一个可以运营高原航线或者高高原航线的航空公司,需要有不同于普通型号的客机,特别氧气系统,需要改装,能满足机组和旅客在紧急情况下更长时间的呼吸需求。而且在执行这些航线时,飞机的各个部分的放行要求会相对更加严格,以争取尽量大的安全裕度去执行这样的航班。
另外,由于飞行程序复杂,飞行安全裕度相对于平原小,飞机操纵难度大,飞行***情处置难度也大,这样对于飞行机组也是有飞行经历要求,还要有专门的训练,检查合格后才能执行相关高原和高高原航线,这样就会增加航空公司训练的成本。
综上所述,高原航线和高高原航线相对平原航线来说,保障安全的难度更大,航空公司在不少环节都要加大投入,所以,航空公司对这些航线更加重视安全细节,自然就需要更专业的机组,改装符合要求的飞机来参与运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飞机餐饮服务特情处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飞机餐饮服务特情处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3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