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红黄蓝会议策划招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红黄蓝会议策划招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昨天监管层发布了一纸文件,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说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市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对于民办的不允许单独或者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也不得通过股票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受到这个消息的影响,在美国上市的红蓝黄出现暴跌48%。
应该说这个消息对教育市场化的影响挺大,算是一个政策性地雷,对持有教育类上市公司是一个超级利空。不过,这次不仅仅是对幼儿园杜绝营利性上市融资,相当于给教育市场化蒙上了一层阴影,幼儿园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未来可能会对更对的课外营利性补习产生巨大影响。
其实,国家早就开始对教育市场重视了,现在每个家庭每年光在教育上支持的费用占据了收入的大部分,而且这个市场的发展越来越畸形化,影响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消费,也大大的消磨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发挥,完全成了一种格式化的教育模式,这种状态的确要到了该整治的时候。
这次对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未来对教育市场规范的一个信号,在A股上市的教育类公司各位要回避,尽可能的不要再去参与了,一般政策性利空出来的时候,对股价的杀伤力是不可能一时半会消失的,各位多留点心吧。
看似民退国进的做法,却引来各路人士纷纷点赞,因为这一举措还了学前教育应有的面目,给热气沸腾的学前商业教育醍醐灌顶地浇了凉水。
曾几何时,中国的父母们陷入了集体焦虑当中,一句“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背后有多少沉重和叹息。
而教育机构则从学前教育开始向家长们贩卖焦虑,各种高大上的幼儿园,各种花式炫目,幼小的孩童在短短的学前几年,学习了很多家长一辈子都没有学习的各种技能,琴棋书画、国标舞等等,为了让孩子能进一流的幼儿园,一家私立幼儿园在发号时,北京的父母们在报名时提前排了十多个小时深夜的队拿号。虽然说有家长不理性的一方面,应该说这背后也有嗜血的资本逐利的推动。
实际上上层阶级父母用经济资本和权利资本为子女从学前开始就提供最优质且稀缺的教育***,但是这些孩子出身和背景相似,不由的从幼儿园开始就只和同等社会地位的孩子交往,形成上层精英封闭的人际网络,其实对他们人格成长也是不利的。
下层放弃,中层焦虑,上层封闭就是现有的教育格局,也确实需要政策来冲击冲击。
关注教育,关注财经,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2017年11月红黄蓝虐童***的发生让家长非常痛心甚至愤怒。
虐待孩童受到相应法律的惩罚是理所应当。
今天***院出台的政策,应该让很多家长拍手称快。
昨天政策一出,今天整个教育板块暴跌,尤其是虐童***的主角红黄蓝幼儿园,股价应声下跌53%。
1、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2、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也就是说资本基本退出了学前教育市场。
我们都知道,从经济规律来看,如果市场已经饱和,产能过剩,通过强力减少供给,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那么现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市场饱和了吗?,看下图,到2015年,中国的学前入学率只有75%,也就是说有1422万的小孩是没有进入学前教育的。
即便到了2020年规划的目标,学前入学率达到85%,也还有794万,根据规划,到2035年学前教育入学率才能达到100%。
明年是2019年,也就是还有17年的时间,学前教育是未饱和的,每年有上千万孩子不能接受学前教育。
我们再来看目前幼儿园数量的情况:
截止到2016年,我国共有23.98万所幼儿园,新建幼儿园增速在6%-8%的水平;其中,民办幼儿园的数量达到了15.42万所,占比63.4%。
从在校生人数来看,2016年,幼儿园在读人数达到了4413万人,且受制于我国新生人口的数量,在校生增长率也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民办幼儿园在校生人数达到了2438万人,占比55.23%。公办园园均学生数约为230人,民办园园均学生数为160人
民办幼儿园的在校人数占总人数的55%,民办幼儿园数量占比63.4%,无论从园所的数量还是在校总人数都超过50%。
禁止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那么空出的教育需求,幼儿园所的建设应该由谁来补充?这个可能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本就突出,资本被禁止进入,接下来该如何化解客观存在的供需矛盾了?
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更多观点,关注“壹号股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红黄蓝会议策划招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红黄蓝会议策划招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3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