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镇江会议庆典策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镇江会议庆典策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茅以升,字唐臣,189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祖父茅谦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读书人,他为孙子取名“以升”,意思是既希望家业昌盛,更希望国家升平。
茅以升自幼家境贫寒,但也磨砺出自立自强的意志。10岁的茅以升珍藏着祖父赠给他的墨宝——“奋斗”二字,把它看成进步的秘诀。
茅以升从江南中等商业学堂毕业后,曾挥笔写下“少年立志、青年成才”以自勉。15岁那年,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时逢北京清华学堂招收留美预备生,我应当机立断,远离家乡北上投考……”1912年年初,茅以升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预科。千里求学,茅以升被赞叹为“人小志大堪称奇迹”。但他沉默少言,时常告诫自己要勤奋治学。预科班里别人打牌下棋看戏,他却抱着“学而时习之”的态度,毫不放松。
彼时正值中国革命风起云涌,很多同学纷纷离校参加革命。抱有一腔救国热血的茅以升也有这种想法。不久,孙中山视察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并发表演讲,提到“建设国家离不开交通”,学习***矿、筑路、造桥,也是为革命。茅以升自此豁然开朗,更加发奋读书。5年间,茅以升记了200多本笔记,每次大考都是全班第一名。
1916年,他报考了留美官费研究生,并毫无悬念地登上“中华号”远洋客轮,赴大洋彼岸留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20岁的茅以升刚入校时备受质疑,但通过不懈努力仅仅一年后他就取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典礼上,校长把亲笔签名的硕士文凭发给茅以升,并当场宣布:“今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生来读研究生,可以免试入学。”
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处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年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贸易的开拓者,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他是中国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倡导者
茅以升主持修建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他***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
前言:
1644年10月发生的怀庆战役,是李自成在屡败之下,集结了驻守山西临汾和河南西部的部分大顺军精锐,对河南清军发动的一次局部反攻。
大顺军在怀庆战役中沉重地打击了河南地区的清军,击毙了清廷怀庆总兵金玉和等重要将领,取得了局部反攻的胜利。
可是,此时的朝廷决策者刚刚制定出来两路进攻的战略计划:一路清军去陕北进攻李自成大顺***;另一路清军直下江南,去消灭南京的弘光朝廷。
当大顺军发动怀庆战役,横扫河南地区的清军的军报传到北京,多尔衮马上从志得意满的骄横情绪中清醒过来,他立刻就认识到:李自成大顺军的战力依然强大,单单依靠一路清军,是断断不能彻底打垮李自成的。而放眼天下,唯有李自成大顺***才是朝廷真正的劲敌。
于是,多尔衮立即做出战略改变:停止进军江南;两路清军从东、西两面夹击李自成大顺军。
1644年4月,李自成在与清军、吴三桂进行的山海关大战中惨败。在清军的追击之下,退出北京,经山西,一路撤往陕西。
清军占领了北京地区及山西等地。多尔衮等满清贵族都认为天下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抵挡八旗兵的进攻了。因此,他们傲慢地定下了两路攻取天下的进军***:
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等统兵取道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进攻陕北,得手后向南推进,摧毁以西安为中心的大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镇江会议庆典策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镇江会议庆典策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3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