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封丘会议服务策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封丘会议服务策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960年2月3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在1059年前的今天,960年2月3日(农历960年1月4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的军事***。
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
960年2月3日(宋建隆元年正月初四日)赵匡胤借口抵御北汉和辽军的南犯,李军北上。
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赵匡胤的胞弟赵匡义(即宋太宗)和赵普授意众将士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如果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毛玠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构想;
第二阶段:荀彧坚定“奉主上以从人望”的信心;
第三阶段:董昭协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施。
董昭举孝廉出身,曾任瘿陶长、柏人县令,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在袁绍帐下,董昭也是发挥救火队长特长。钜鹿太守李邵联合郡中士族准备投靠公孙瓒时,袁绍让董昭兼任钜鹿太守,对当地士族进行牵制;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所害,袁绍就让董昭兼任魏郡太守,对当地秩序进行维稳。
面对如此能力突出的部下,袁绍竟然对其产生了怀疑,听信谗言要治其罪。于是董昭要求进京去觐见汉献帝,借机脱离袁绍,在经过河内郡时被太守张杨惜才扣留。
这时,曹操击败吕布,平定兖州士族之乱,准备进京觐见汉献帝,就想河内太守张杨借道,张杨起初不肯。于是董昭做了以下几件事情:一是对张杨做思想工作,并让其上表荐举曹操;二是替曹操分别写信给长安的李傕、郭汜各方势力,根据其地位轻重进行不同示好;三是劝说张杨,双方互派使者,进行结交。
后来,李傕、郭汜发生内乱,汉献帝逃出长安,准备东往洛阳。董昭随张杨前往护驾。曹操在许县平定了黄巾军之后,也在荀彧的催促下派出使者前往河东去迎接,不过汉献帝已经进入洛阳。当初护驾的韩暹、杨奉、董承及张杨将领之间意见不和、互相内斗,董昭又以曹操名义给兵马最强的杨奉写信,许诺作为外部的援军。接到信后杨奉非常高兴,就动员众将领依靠曹操,共同上表荐举曹操为镇东将军、费亭侯。
然后,曹操得以到洛阳觐见汉献帝,见到了董昭,就向董昭请教下一步计策。董昭认为此时洛阳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不利于曹操掌权,建议将汉献帝转移到许县。曹操认为杨奉驻扎梁县,距离很近,队伍精良,担心杨奉反对。董昭认为杨奉对曹操的影响很好,应该派使者进一步结交,安定其心;然后利用杨奉猛而无谋的特点,建议将汉献帝暂时移至鲁阳,以缓解京城缺乏粮食的困境,鲁阳离许县较近,然后趁机将汉献帝迁往许县。
曹操按照董昭的建议去做,成功的将汉献帝从韩暹、杨奉众军阀地盘转移到自己地盘,等到杨奉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杨奉、韩暹联合对曹操进行骚扰,结果被曹操直接袭击的杨奉的梁县大本营,部下降的降、杀的杀,失去兵众杨奉、韩暹二人只好向东投降了袁术。
东汉末年,经过董卓之乱,朝廷更加虚空,地方势力日益肆无忌惮,你争我抢,混战不断,导致全国各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大汉王朝的境况惨淡至极。
这种情况下,毛玠(字孝先,今河南封丘人)对曹操说:“……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自从代理了兖州牧后,时刻都在考虑着后续的发展。现在一听毛玠如此说,茅塞顿开,认为非常有道理,就“敬纳其言”,并视之为行动纲领,予以努力践行。
毛玠(像)
随着“修耕织,畜军资”等条款的落实,辖区内的民众渐渐能够暖衣饱食,军队不断壮大,曹操的事业呈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时,曹操就开始琢磨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事。随之,在一个贵人的无私援助下,曹操顺利地迎奉了汉献帝。
公元192年,曹操派使者前往长安了解朝廷的情况。当使者路过河内地区时,河内太守张杨不让过境。这时,一个叫董昭的人主动出面帮了曹操的大忙。董昭原本是袁绍的人,后因袁绍猜忌于他,就离开袁绍到了张扬处。
张扬(像)
董昭得知张杨拦截了曹操的使者后,就劝说张扬不要与曹操为敌,应该与曹操结好。因为曹操是当今天下的英雄,非袁绍所能比。现在,曹操代理了兖州牧,派使者朝见天子路过河内,这是将军和曹操的缘分。此时,将军应该助推一下曹操才好。张扬想了想也是,就听从了董昭的意见,不但放行使者,而且向朝廷荐举曹操。
同时,钦慕曹操的董昭还自掏腰包,以曹操的名义给当时掌控朝政的李傕和郭汜送礼、结交。自此,曹操和朝廷的来往就逐渐密切起来。
公元196年7月,曹操听说汉献帝从长安回到了洛阳,便派他的堂弟扬武将军曹洪去洛阳拜见汉献帝。这时,左右朝政的杨奉、董承及张杨等人各行其是,互不买账。于是,与曹操没有什么联系的卫将军董承,拦着曹洪不让他见汉献帝。
董承(像)
在曹操迎立汉献帝这件事上,董昭可以说是立了头功的。他对曹操的帮助总得来说分为2部分:替曹操联合,向曹操献计。没有他的两次“自作主张”,曹操不可能顺利联系上长安,更不可能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与杨奉联合。没有董昭铺好的路,曹操迎立献帝这件事,要么会增加很多波折,要么干脆就不可能成功。
替曹操联合
1、 公元194年,因为袁绍迫害前往长安,路上被河内太守张杨截留。之后不久赶上曹操派往长安的使者被张杨摁住不放,他便晓之以理、动之以大义,劝说张杨放行,并自掏腰包替曹操向李、郭二人送礼,这就确保了使者在长安不受刁难,曹操也才正式有了与中央的联系。
2、 公元196年,献帝几经波折抵达洛阳,这时候却面对着两大问题:①洛阳缺粮②杨奉等人不和。但在董昭眼里,这同时是巨大的机会。于是他以曹操的名义给最缺外援的杨奉写了一封信。信中一方面对杨奉夸赞不已,另一方面提出了与杨奉联合,互为表里的建议。于是杨奉上表替曹操求官,并安排使者前去召曹操进京。
(杨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手底下的大将徐晃)
关键的是,这两次***发生的时候,董昭与曹操二人可能根本就没见过,甚至高概率不认识。完全出于本心的行为,就比顾念旧情的举措更显珍贵,当然也更显出董昭的非同一般。
向曹操献计
曹操人是到洛阳了,可怎么才能把献帝迎到自己的地盘上去呢?直接接到许县,半路就得被杨奉等人揍了。这时候,董昭献上一计:洛阳缺粮这是共识,那就以请献帝到鲁山县就食为名,先接出去再说。
鲁山这个地方,距离杨奉驻军的汝州只有100里地,离许县也不过200多里,既免除了杨奉的怀疑,又方便曹操行动。所以等到杨奉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曹操早就准备好了大军将他击退,汉献帝顺利入了许县。
最后,董昭在史书中与程昱、郭嘉等人合列一传,而且排位只在程昱、郭嘉之后。陈寿对董昭等人的评价是“论才华谋略,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天下奇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封丘会议服务策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封丘会议服务策划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dnw.com/post/46539.html